2010年的中國美術活動回眸

作者:
分類: 觀點/經驗
2011-01-04
2651
 除了藝術市場的高價迭出,拍賣記錄的頻頻被打破,2010年中國美術事件,可以用“有條不紊”、“波瀾不驚”來形容。當然,這不是說2010年中國美術沒有高潮,一系列重大的藝術事件頻頻,令人目不暇接。而是說明,中國美術正逐漸走上一條穩(wěn)定、和諧的發(fā)展軌道。

  從年初一年一度的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工作會議,到兩會上許多被熱議的美術話題,從針對年初西南大旱和玉樹地震,藝術界愛心的又一次釋放,到美術界緊鑼密鼓的備戰(zhàn)2011年建黨90周年……2010年,中國美術界不乏精彩與感動。

  ■視覺藝術:進入“后世博時代”

  2010上海世博會,可以說是本年最引人注目的社會事件之一。而著眼于未來夢想,弘揚人類想象的世博會,成為藝術大展身手的舞臺,無疑是對人們審美的新挑戰(zhàn)。尤其是以聲、光、電為主要創(chuàng)作手段的多媒體藝術得以大放異彩,給無數(shù)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從2010年開始,對于以視覺審美為主要媒介手段的傳統(tǒng)美術來說,開始面臨進入“后世博時代”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這一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卻可能從2010年開始,長久地影響未來中國美術的創(chuàng)作、傳播與鑒賞。

  ■藝術拍賣進入“億元時代”

  從5月17日,張大千晚年巨幅絹畫《愛痕湖》以1.08億元的價格成交,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開始;6月3日,元代王蒙《秋山蕭寺圖》拍出1.3664億元,清代錢維城國畫手卷《雁蕩圖》拍出1.2992億元。到黃庭堅《砥柱銘》拍出4.368億元,為發(fā)展了十七年的中國內地拍賣市場迎來了第一個中國藝術品世界拍賣紀錄。11月22日,李可染《長征》以1.075億元人民幣拍出,12月10日徐悲鴻《巴人汲水圖》以1.7136億元人民幣成交,短期內兩次打破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作品拍賣紀錄……2010年,在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藝術品市場卻呈現(xiàn)如日中天大好局面,中國藝術品價位扶搖直上,迭創(chuàng)天價。

  ■國家畫院花開七朵

  中國美學組建跨媒體學院

  8月31日,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油畫院、版畫院、雕塑院、書法篆刻院、美術史論研究院和公共藝術院成立,這是國家畫院健全專業(yè)門類、完善組織體制的重要標志。9月12日,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正式成立。從“新媒體”、“多媒體”到“綜合媒體”,許江“學院內部對當代藝術的系統(tǒng)性建設”構想得以實現(xiàn)。

  ■多個藝術機構換“血”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2010年,包括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中國油畫學會,浙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寧夏美術家協(xié)會,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版畫、陶瓷、平面設計藝委會等許多機構在內,紛紛舉行換屆,選舉出新一屆領導機構。這是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實際性行動。尤其是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自1985年6月召開第3次會員代表大會之后,因諸多原因,近25年一直沒有換屆。2010年的換屆無疑將為陜西美術界增添了新的生機和發(fā)展活力。

  ■美術界:“錢”更足,“獎”更多

  中國經濟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為中國美術提供了沃土,已經延續(xù)數(shù)年的“中國藝術節(jié)美術群星獎”、“蘭亭獎”、“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頒獎之外,2010年1月,由全國城雕委組織開展“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揭曉,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大型雕塑、宋慶齡像等60個城市雕塑項目獲得“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這是一次對新中國城市雕塑遺產的回望和檢閱。而12月10日,中國首個公益性的美術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陜西美術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的成立……更是引人注目。藝術繁榮發(fā)展絕不僅是美術界的事,藝術的繁榮關乎人的素質培養(yǎng),需要社會的關照,“錢”更足,“獎”更多,美術就可以更好地服務人民,造福后代。

  ■一年一度,兩會熱議美術話題

  一年一度,兩會盛宴,許多美術的話題被提起。這些一次次被提起的熱詞,和大美術有關,和大文化有關,和文明進程有關,和整個社會有關。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劉大為認為,美術高校擴招熱需降溫;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院院長許江建言,從視覺研究、中西融合、大眾文化等多重背景中透視雜糅迭生的中國美術情景……“將優(yōu)秀中國美術推出國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發(fā)展動漫產業(yè)”、“普及中小學書法教育”、“中國美術今天的立場”等,對中國美術提出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大愛無疆 藝術界在行動

  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西南部分省份遭遇特大旱災;2010年4月14日清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fā)生7.1級地震。美術報攜手浙江美術界共同行動幫助西南旱區(qū)。在災情傳來的第一時間,中國美協(xié)決定捐款150萬元給玉樹地震災區(qū),4月19日,235名藝術家通過中國文聯(lián)發(fā)布《在這一困難時刻,同全國人民在一起——部分知名藝術家致全國文藝工作者的倡議書》,號召全國文藝工作者心系玉樹、支援災區(qū)。4月20日,文化部機關及直屬單位募捐2511萬元支援玉樹抗震救災……面對災難,藝術家們展示了“美”的擔當。

 

0
5
分享到: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推薦閱讀

×

賽事服務聯(lián)系方式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好的,我知道了

官方微信

聯(lián)系我們

  • QQ:33143335 QQ:1904200230
  • 電話:18569912460
  • 投稿:cndesign@163.com
  • 地址:鄭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東區(qū)9號樓2層

版權信息

  移動 Android 版 豫 ICP 備16038122號-2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2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