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浙江服飾風尚變遷簡史

作者:
2009-12-08
3861

  1949―1960:中山裝、列寧裝最“時髦”
  生意社9月30日訊 建國初期,當時男性最“時髦”的衣服就是一套灰色的中山裝。而來自前蘇聯(lián)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成了當時無數(shù)中國女性青睞的時裝。如今已是寧波“紅幫”服裝研究專家的楊鵬云老先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1954年他加入寧波市第一服裝生產(chǎn)合作社,將一件長衫改制成了一套中山裝,成為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成果,在寧波引起轟動。當時的省輕工業(yè)廳還請他去杭州宣講、示范。足見當時人們對中山裝的熱衷程度。不過當時中國的服裝幾乎處于一個“無彩”的時代,服裝色彩以黑、灰、藍為主。直到50年代末,一種被叫做“布拉吉”的連衣裙從蘇聯(lián)傳到中國,鮮艷的色彩,新穎的款式,很快受到了女性的追捧,成為了那個“無彩”時代的一抹亮色。
  1960―1966:布票開始出現(xiàn),款式追求耐穿
  由于自然災害和政策的失誤,新中國面臨著建國以來經(jīng)濟最困難的時期。1960年,全國的棉花大幅減產(chǎn),產(chǎn)量跌落到了1951年的水平。棉布開始限量供應,最初定量為每人每年21尺,后來則更少?!皞€高不算富,多穿二尺布”是那個時期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為了節(jié)約布料,服裝的標準變成了耐磨、耐臟,衣褲上也??梢砸姷窖a丁和輯線。家住嘉興市秀洲區(qū)的韓婆婆今年已經(jīng)80高齡,老人對那個年代的往事記憶猶新:“當時家里有七八個孩子,分到的布票根本不夠用,最怕的就是孩子長得太快。褲子太短時就用碎布把褲腳接長;老大穿完的衣服就給弟弟妹妹接著穿,款式和顏色都不講究,耐穿就行。”
  1966―1976:服裝打上政治的烙印
  這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布拉吉”被認為是修正主義,西裝被認為是資產(chǎn)階級生活方式,旗袍更被貼上封建余孽的標簽,稍微花哨的衣服被打成“奇裝異服”?!爱敃r人們的穿衣有‘老三樣’、‘老三色’這種說法?!苯衲?6歲的江繼明老先生是“紅幫”裁縫的第六代傳人,老人家回憶說,老三樣”指的是干部裝、中山裝、人民裝;“老三色”則指藍色、灰色和黑色。江老還記得,那個時期,洗舊的軍裝、軍便裝也是人們模仿的穿衣打扮,是很時髦的服裝款式。那時,人們的穿衣打扮總是和政治聯(lián)系在一起的。
  1976―1995:服飾潮流涌動的年代
  中山裝在流行了近三十年后終于淡出人們的生活,改革開放讓更多款式的衣服進入了人們的眼簾,各種服裝潮流此起彼伏。二十世紀80年代初期流行滑雪衫那會兒,僅杭州市1982年就生產(chǎn)了十多個款式,2萬多件男女滑雪衣。此后的“健美褲熱”、“西服熱”、“超短裙熱”,潮流一浪高過一浪。
  敏銳的浙江人發(fā)現(xiàn)了服裝產(chǎn)業(yè)中越來越大的商機。1979年,雅戈爾集團創(chuàng)建,30年來,雅戈爾從單一的生產(chǎn)加工起步,迄今已經(jīng)形成了以品牌服裝經(jīng)營為龍頭的紡織服裝垂直產(chǎn)業(yè)鏈,隨著2008年集團并購美國KELLWOOD公司旗下核心男裝業(yè)務―――香港新馬集團,雅戈爾更獲得較強的設計開發(fā)能力、國際經(jīng)營管理能力以及遍布美國的分銷網(wǎng)絡,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產(chǎn)業(yè)鏈之一。1984年,羅蒙集團成立,而今,其西裝銷量多年居全國第一。那個年代,浙江人為中國服裝的發(fā)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95―2009:與世界服裝潮流融合
  從20世紀末到如今,服裝的更新?lián)Q代更加迅速。如今的服裝潮流再也不會按年甚至年代來劃分,各大品牌或者時裝設計師紛紛按季推出新款時裝。而隨著各大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紛紛入駐,世界服裝的最新潮流與中國已經(jīng)實現(xiàn)同步。今年3月,歐洲頂級運動品牌之一的Lotto亮相“中國時裝周”,并在中國發(fā)布全球首發(fā)的男女夏裝、鞋類和服飾全線產(chǎn)品,中國已然走上了世界服裝時尚的最前沿。今年8月,作為國際最頂級服裝品牌之一的Louis Vuitton旗艦店在寧波落戶,連同杭州、溫州,浙江省成為了中國大陸擁有該品牌專賣店最多的省份。六十載滄桑巨變,隨著中國走上世界服裝時尚前沿,浙江也成為其中一顆奪目的明珠!
1
6
分享到: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推薦閱讀

×

賽事服務聯(lián)系方式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好的,我知道了

官方微信

聯(lián)系我們

  • QQ:33143335 QQ:1904200230
  • 電話:18569912460
  • 投稿:cndesign@163.com
  • 地址:鄭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東區(qū)9號樓2層

版權信息

  移動 Android 版 豫 ICP 備16038122號-2 豫公網(wǎng)安備 41019702002261號